根据Canalys(现并入Omdia)的最新研究,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厂商在关税担忧下持续提前备货 。由于中美谈判结果不明朗 ,供应链转移步伐加快,中国组装的智能手机在美国出货中的占比已从2024年第二季度的61%大幅下降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25%。大部分份额由印度承接,其中“印度制造”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激增240% ,目前已占美国进口智能手机总量的44%,而2024年第二季度这一比例仅为13%。
主要品牌出货量变化 品牌 2025年Q2出货量(百万部) 同比增长率 iPhone 1330 -11% 三星 830 38% 摩托罗拉 320 2% 谷歌 80 13% TCL 70 -23%2025年第二季度,iPhone出货量同比下滑11% ,降至1330万部,此前在第一季度曾实现25%的强劲增长 。三星表现亮眼,出货量同比大增38%,达到830万部。摩托罗拉延续其在美国市场的稳步扩张 ,同比增长2%,出货量达320万部。谷歌和TCL分别位列前五,谷歌出货量同比增长13%至80万部 ,而TCL则出现下滑,同比下降23%,出货量为70万部 。
厂商应对地缘政治格局变化Canalys首席分析师Sanyam Chaurasia表示:“2025年第二季度 ,印度首次成为面向美国市场智能手机的主要生产中心,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苹果在中美贸易不确定性加剧下加快了供应链向印度的转移。 ”苹果近年来不断扩大在印度的产能,并在2025年将印度的大部分出口资源优先供应美国市场。苹果目前已在印度启动iPhone 16系列Pro机型的生产与组装 ,但要满足Pro系列的大规模出货,仍依赖中国成熟的制造体系 。
除了苹果,三星与摩托罗拉也在逐步提高其面向美国市场的印度产能占比 ,但相较苹果而言,调整速度更慢、规模也更小。摩托罗拉与苹果一样,核心制造依然集中在中国,而三星则主要依赖越南作为其智能手机的主要生产基地。
厂商提前备货以应对关税风险Canalys高级分析师Runar Bjorhovde表示:“为了应对下半年可能出台的关税政策 ,厂商持续提前出货,并维持高库存水平。苹果在第一季度末迅速提升库存,并在第二季度维持这一水平 。三星则在第二季度大幅增加库存 ,推动其出货量同比增长38%,主要得益于Galaxy A系列的强劲表现。尽管厂商积极备货,但整体市场仅同比增长1% ,这表明在经济压力加剧的背景下,终端需求依旧低迷,出货量与实际销售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即便智能手机最终继续被排除在加税清单之外 ,其他诸多品类仍将受到影响,进而可能改变消费者的支出模式,并抑制2025年下半年的智能手机需求 。”
市场分化加剧 ,中小品牌面临挑战Canalys高级分析师Runar Bjorhovde补充道:“随着本地化运营要求的提升 、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需求承压,中小型厂商在美国市场的吸引力正在减弱,HMD宣布缩减其美国业务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在美国市场实现长期成功的关键在于规模优势,但目前市场份额超过90%被前三大厂商牢牢掌控 ,其余厂商只能在预付费运营商或非运营商渠道中寻求有限的机会。目前,一加和Nothing正尝试绕过运营商渠道,通过品牌官网、BestBuy、Walmart和亚马逊等零售平台拓展市场 。但两者在美的出货规模仍然有限 ,其扩张前景更多依赖于在其他区域的增长表现。要提升美国市场对中小厂商的吸引力,或许需要降低进入运营商产品组合的投入门槛,或为厂商建设自有线下门店提供新的激励机制。”